教師觀之角色的轉變
來源:中國教師資格網 發布時間:2021-08-16 21:10:00
加里寧認為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夸美紐斯認為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韓愈認為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也……新課改之前,我們認為教師應該是“教書匠”,但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貫徹,教師的角色相應也發生了改變,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談談新課改下教師角色的轉變。這部分內容在教資考試中主要以單選題和材料分析題的形式考查,題目側重于理解,建議在備考時能將例子與理論點相匹配。
一、知識點:教師角色的轉變
1.從教師與學生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和發展的促進者
出題點:一般在材料中會結合生活實際事例考查單選和案例分析題。
①教師引導學生積極主動思考和學習;
②教師在教學中能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2.從教學與課程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
出題點:主要以結合生活實際事例的方式考查單選和案例分析題。一般在材料中表現為:
①正面:教師利用各種資源加強課程設計或創造性使用教材,如編寫小冊子;
②反面:教師只能傳統地按照教材講授。
關鍵點:教師如何處理教材。
3.從教學與研究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
出題點:主要以結合生活實際事例的方式考查單選和案例分析題。一般在材料中表現為:
①教師能主動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總結經驗,形成認識;
②教師在上課和教學中主動思考。
關鍵點:教師怎么處理實際教學問題。
4.從學校和社區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社區型的開放教師
出題點:一般在材料中會結合生活實際事例考查單選和案例分析題。
①教師能走出學校進行工作,如家訪;
②教師參加社區的教育教學工作。
為了便于大家理解和識記,將以上知識點整理為如下表:
二、練習題
1.沈老師收集舊輪胎、破籃球、廢紙箱、塑料繩等廢舊材料,“變廢為寶”,將之改造成各種合適的教具、學具。這表明沈老師具有( )。
A.教學資源開發能力 B.課程組織實施能力
C.教學程序設計能力 D.教育啟發引導能力
1.【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職業理念中的教師觀。教學資源是指為教學的有效開展提供的素材,以及各種可被利用的條件,通常包括教材、案例、影視、圖片、課件等,也包括教師資源、教具、基礎設施等。題干中沈老師將生活中的各種廢舊材料改造為各種合適的教具、學具進行教學,表明了沈老師具有教學資源開發的能力。故A項正確。
B項:強調課程計劃的組織能力。與題干不符,排除。
C項:強調教學過程中的程序設計。題干不符,排除。
D項:強調在教學過程中的啟發引導。與題干不符,排除。
綜上所述,題干中強調的是教學資源開發能力,故正確答案為C。
2.美術課上,曾老師指導學生把大自然的竹根須做成卷曲的頭發,還演示如何借助竹節的弧度制成黃包車的頂棚。這表明曾老師具有( )。
A.課程資源開發的意識與能力
B.自我反思的意識與能力
C.教育科學研究的意識與能力
D.自主發展的意識與能力
2.【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教師觀中教師職業角色的知識點。具有課程資源開發意識與能力的教師能夠了解和掌握各個層次的課程內容及其關系,提高和增強課程建設能力,發揮自己的創造力,把自己的經驗、探索和思考融進課程。題干中,曾老師能夠把課程教學內容與學生日常生活中的事物進行聯系和演示,是把生活經驗作為有效的課程資源,體現了該老師具備相應的課程資源開發的意識與能力,所以A項說法正確。
B項:自我反思的意識與能力是指教師對自我教學行為及結果的審視和分析。
C項:教育科學研究的意識與能力是指對教育問題開展科學研究的能力,具體包括發現問題、方案設計、搜集資料、資料分析、論著寫作等方面的能力。
D項:自主發展的意識與能力是指教師自己驅動的發展和自我實現的發展。
綜上所述,故正確答案為A。
備考交流群
歡迎關注(教師資格證備考群 )
及時掌握教師資格考試信息,備考資料即刻領